一、培养目标:
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工科基础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冶金工艺制定、生产组织、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企业管理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可在冶金、材料、化工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研发、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具有爱国敬业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掌握必需的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注重冶金、材料、化工等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信息获取的学习能力,以及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设计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较强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具有身心健康、品德高尚、意志坚强、勤奋刻苦、乐于创新的良好素质;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3)具有坚实的冶金工程的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
(4)具有坚实的冶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材料成型技术应用能力;
(5)具备坚实的冶金工程设计、成形产品工业化生产质量控制能力和较强的技术管理能力;
(6)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作能力;
(7)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和设计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高的沟通能力;
(9)了解本专业的相关法律和社会环境。
三、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及 cad、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ⅰ、工程力学、冶金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ⅰ、金属学及热处理、冶金传输原理、冶金原理、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重金属冶金学、轻金属冶金学、耐火材料与燃料燃烧、冶金实验研究方法、冶金自动检测与控制、冶金反应工程学、冶金工厂设计基础。
四、学制与学位
四年,工学学士学位